今天已經是8月15日了,也就是農曆的七月十五。有的年輕點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今天也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就是中元節了。它作為我國的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其實在很多地方是比較受重視的,是和清明節一樣重要的節日。不知道的朋友可能會問,中元節是什麽樣的節日?傳統節日有不少為何單單與清明節作比較?又有什麽習俗呢?今天來和大家簡單討論一下。
先說一下中元節的起源,關於中元節起源其實已經有悠久的曆史了。古代最開始叫"秋日祭",是表示豐收和緬懷先人的日子。根據一些史料記載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也就是稱之為"七月半"的時候都會慶豐收謝大地,到後來演變成為祭祀先祖的節日。以前很多農村到了七月半都會把收獲的農作物拿一些來祭祀,很多地方把它稱為"嚐新",意思是讓先人首先品嚐新豐收的糧食,並報告當年的收成。所以中元節經過發展就和清明節一樣,都是一類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
現在經過發展,中元節成了祭奠先人,緬懷逝去之人的節日。過去老人們常把中元節叫成"七月半",也叫鬼節。現在社會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是逐漸了解了中元節了,而且中元節也成了和除夕,清明,重陽節一樣重要的傳統祭祖節日了。
那麽既然是祭祖的節日,那麽禁忌事項也是相對較多的。很多地區有不同的禁忌事項,不過主要事項基本都沒變,主要有這幾條:一是中元節這天晚上除了祭祀盡量不要出門,尤其是不要帶小孩子出門,而且也盡量不要再外麵過夜。為什麽會這麽說呢,因為本來中元節傳說就是閻王打開地府大門讓先人靈魂回家和親人團聚,祭祀也是為了給先人照亮道路。而小孩子都說天眼未關,可能會看到一些讓他們害怕的東西。不過這些說法缺少科學依據,至於晚上不能再室外過夜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現在天氣逐漸轉涼,白天還可以,但是夜晚氣溫降得快,露水還重,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二是蚊蟲過多,這樣會影響健康。
還有一條就是不能再非特定場合燒紙。上文也是說過中元節是要燒紙給先人指路的,所以很多村子通常都會燒冥紙放鞭炮,但是一般都是在大路或者路口進行的,並不是隨便在哪都可以。所以說一定要注意場合的選擇,同時燒完紙後一定要等到火徹底熄滅了才能離開。這樣一是為了保證故去的親人能拿到錢,二也是更安全,不會引發火災。在這裏還要注意一個細節,就是碰到其他家在燒紙要繞著走,冥紙是給過世親人的,是切忌別人亂踩的。
最後一條就是不能偷吃祭品。大人們基本不會這麽做,但是很多不明事理的小孩子因為貪吃就會這麽做,被大人看到是會挨罵的。這點其實很好理解,因為中元節是祭奠先人的,都是給過世先人準備的祭品,偷吃了就是對他們的不尊敬了。所以這點也要注意。
中元節曆史悠久,雖然知道的人較少,但卻是我國一個重要的緬懷先人的節日。雖然民間的禁忌看似有些迷信成分,但這卻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表達了對已逝之人的敬重,並不會迷人心智,是應當被繼承和發揚的。不知道朋友們的家鄉中元節時有哪些禁忌呢?歡迎大家互相討論,喜歡就請關注一下吧,每天給大家更新不一樣的農村新鮮事!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